目前,我国300MW以上机组脱硫主要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工艺,应用的单机容量已达1000MW。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比例达到56%以上同时,保障饮用水源安全,聚焦黑臭水体和劣Ⅴ类水体治理,综合治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水,继续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加大水资源调配、补给力度,改善水环境质量。
到2020年,清洁优质能源比重提高到90%以上。规划提出,到2020年,北京大气和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比例达到56%以上。记者从北京市政府了解到,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8日审议通过《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出到2020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30%,降至每立方米56微克左右。经营性服务行业的燃煤设施全部改用清洁优质能源。
2020年,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30%,降至每立方米56微克左右。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北京将大力推动煤改气煤改电太阳能+辅助热源等多种改造方式,到2020年底,实现全市基本无燃煤锅炉,平原地区基本实现平房采暖无煤化。在种种让人无奈的现象背后,治理雾霾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
盘古智库理事长、城镇化专家易鹏认为,基于治理雾霾技术掌握已有所提高、政治组织运用资源的能力较强,以及现在经济收入水平高,老百姓对雾霾的忍耐度大幅降低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治理好雾霾快则十几年,长则三十年就会实现,也是一代人左右的时间才能改变。可惜现在从教育到科学都做得不够,实用技术这部分也不够。而让人更加无奈的是,雾霾的治理所要攻克的难题十分复杂。在重现蓝天的治理路上,英国花了50多年,德国花了30多年,日本花了20多年尽管硬性类比并不科学,但我们可以从这些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中窥得一二,对自己身处的状况有更清晰的认知。
而在雾霾成为生活的一种新常态下,我们的身边也发生许多新变化。关键还是要转变发展方式、转变消费方式,提高公众和全社会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大家都有责任来采取行动。
国内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短期内恐无法下调煤炭的比重。2011年后,雾霾正式进入公众视野。业内人士表示,在环境治理的红灯面前,禁止秸秆焚烧成了一个必须攻克的难关,而要真正地治理好秸秆焚烧的问题,光靠问责是不够的。雾霾并非中国特色,在历史发展沿革中,众多国家和地区也曾经历同样的痛苦。
雾霾天航班取消近日,因北京雾霾严重,航班大面积取消,国泰航空航班降落三次失败返回香港。而现在三年过去,城市中的雾霾愈发严重,最快五年的预计已难成现实。在我国,治理雾霾最大的难点也在于煤炭。关于雾霾的成因、健康危害等问题我们已经讨论得足够多。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志青表示,环境污染地区对企业和个人的吸引力降低,实则是降低国家和地区竞争力。这也算为因雾霾造成出行不便的民众带来了一点谈资。
尽管在中美两国共同发表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里,中国明确将清洁能源使用率在2030年提高到20%左右。在雾霾已成为生活新常态时,民众无法改变现状,只好竭尽所能规避一切负面结果。
尘埃代表着人类发展的副作用,包括雾霾和建筑工地的扬尘。目前,秸秆焚烧已成为影响东北地区秋冬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内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在2020年以前会有很大提升,二线城市会拖得长一些。雾霾何时才能消散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曾表示,国家已采取35项措施,把任务分解到重点地区、重点单位。为了从源头上控制这类污染,就需要使用清洁能源作为替代。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3)》预计,今后中国的环境可能继续恶化,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消除雾霾重现蓝天,可能还需要20至30年以上。
相信随着大气十条的进一步贯彻落实,通过5到10年的时间,大气污染的状况会得到改善。若改变现有能源结构,就意味着对既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触动,这会引起利益争斗,实现起来颇为复杂。
中科院院士、国家气象局前局长秦大河分析,国家费了很大劲才将煤炭在能源消耗的占比从70%降到现在的66%,本世纪中叶将降到55%左右。身处层层笼罩的仙境中,我们何时才能重见蓝天呢?全面治理雾霾,需要十年,还是更久呢?这些年,穹顶之下的新现象人才流失雾霾所带来的生活环境的恶化,造成一些精英人才的流失。
据微博网友@俄罗斯什么值得买爆料,俄航SU200从莫斯科飞北京的航班又一次准点降落了。连续两年报告对于治霾时限预期的缩短不知道能否称得上是一种进步。
原因是该路段的河北经贸大学内有个大气环境监测站,为了监测数据好看,禁止大货车通过。北方已开了好几条石油天然气管道体验要把水生植物一盆盆放入水面跟随河长制试点的海淀镇镇长巡河河长如何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近日跟随海淀镇镇长苏建华体验了一番。综合考核合格的,全额拨付养护经费;基本合格的,拨付30%养护经费的80%;不合格的,30%养护经费全部扣除。
即查污水直排、查垃圾乱堆乱倒、查违法建设;还得负责清河岸,全面清理河湖管理保护范围以内的低端业态,有序退出农业种植、养殖;清河面,同时做好河湖水面垃圾和有害水生植物清理工作,切实保持河湖水面清洁;清河底,做好河湖水质水量监测工作,每3-5年开展一次清淤疏浚,及时清除影响行洪的障碍物。即按中心城、新城、平原区、山区四类河道平均1、2、4、8公里长度设置一处检查点的原则,将北京市88座水库、425条6414公里河道全部纳入检查范围。
考核内容包括日常养护(60分)、管理措施(30分)和社会评价(10分)三大类,共有工作职责、检查制度、养护队伍、社会评价等16个指标。每两月向各区通报检查情况,并建立台账,要求各区在20天内回馈整改情况。
职责河长要怎么当三查三清三治对于河长这个新头衔,要怎么当呢?一是要定期巡查。11月7日从市水务局了解到,目前各区正在紧锣密鼓对辖区内所有河湖逐个进行梳理,确定区级河长以及乡镇(街道)级河长名单,目前已经有11个区上报了名单。
实际上,河长的工作最终要落实到治理黑臭水体、治理面源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上。王洪魁应着说:这两边的土质不太好,得想法优化土壤。河长制的核心就是责任属地化,实现源头管理,从根本上治污、还清。检查涉及五个方面:垃圾渣土、水面漂浮物、违法排污、水体恶臭、违法建设。
困扰北京市多年的河湖及水环境治理终有突破北京市河湖以及水环境治理近期启动了河长制。苏建华对王洪魁说。
这意味着,全市所有乡镇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都将有个新头衔河长。据海淀区水务局河道所副所长郝明介绍,考核每月进行一次,每两月汇总排名,全区通报。
这些河长将承担哪些职责?工作如何进行考核?属地管理责任又是怎样落实?北京市河湖以及水环境治理近期启动了新机制河长制。综合考核80分以上为合格,60-79分为基本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